东莞市大和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电话:0769-82681663
总机:400-8568815
E-mail:dgdhlw@163.com
地址:东莞市厚街汀山新车站二楼

公司动态当前位置:大和人力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周口农民工的领军人物——孙自连

发布时间:2016-05-28   关注度:2693
在河南省淮阳县民间,他的事迹被当地群众广泛传颂,因为在这里他创造了输出10万农民工的“奇迹”;
   在广东省东莞市企业,他的义举被很多农民工大加称赞,因为在这里他筑就s了周口农民工的“大本营”。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好人,当人们面临窘境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善人,当人们面临困境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他叫孙自连,是淮阳县大连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
   3月11日上午10时,记者一行在位于龙湖旁边的淮阳县万发汽车站,跟随孙自连的运送农民工的168专线,踏上去东莞的路程。车上的农民工又说又笑,围绕好人孙自连,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白楼乡女青年李红说:“现在外出打工真方便,人没出家门呢,孙自连就在东莞把工作给找好啦。”豆门乡的周明堂接过话茬,激动地说:“是啊,面包车接到家门口,大巴车送咱到厂门口,孙自连为咱想得真周到。”车后的一个年轻人站起来大声说道:“孙自连做的好事多得很,可以写一本书,编一部戏。”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赞扬孙自连的话说了一车厢。
   10多年来,淮阳、东莞“两点一线”,孙自连来回地跑,输出、安置农民工10万人次,群众亲切地称他是农民工就业的“安置办主任”
   在风雨兼程的人生旅途中,孙自连也有让他不堪回首的过去。
   兄妹5个,他是老大。由于家境不好,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为了翻盖家里的破房子,他托朋友、求亲戚帮忙摔砖坯子。眼瞅着要盖新房子时,一场突降的大雨把他的5万块砖坯子浇成了烂泥巴,也浇灭了他那希望的火花。
   一夜之间,孙自连仿佛变了一个人。他认为一切的希望都化为泡影,绝望、失望、郁闷、心酸,一齐涌向他的心头。
   也正是这一遭遇,改变了孙自连的人生轨迹。孙自连是个不服输的人。在最艰难的时刻,困难并没有摧垮他,困境并没有动摇他,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决心。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和痛苦折磨以后,1990年7月15日,孙自连离开家乡,只身一人到广东东莞闯荡。在东莞,他没有被灯红酒绿的世界所吸引,却对这里鳞次栉比的工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动情地对在那里打工的老乡说:“我出来闯闯。想证明一下我的人生价值。既然走出来,不干出个人样儿来我就不回去。不管有多苦多累多艰难,我也要走下去。”
   孙自连说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底气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有闯劲,再加上自己年纪轻,相信自己在这里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初到东莞的那段时间,因为人家要这证那证,孙自连碰过不少钉子;因为人家选用农民工十分挑剔,孙自连看过很多白眼。在这种情况下,孙自连没有放弃。在种种嘲讽、看不起的讥笑中,他坚定信念,一路走来。
   经过艰难寻找,他先后在东莞冠华鞋厂、晟丰鞋厂打工。对于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他倍加珍惜,努力工作。聪明能干的他,还时常向老板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深得老板的赏识。这样,孙自连在他所打工的企业里先后担任过班长、组长、主管,并与朋友一起尝试过办企业、跑客运。在东莞的淮阳、周口老乡中,他开始小有名气。
   “成名”后的孙自连在家乡也成了“名人”。先是亲戚朋友,后是乡里乡亲,再后是十里八村,都来托他把孩子带到东莞去打工。孙自连想,自己出去打工的初衷就是想挣钱,摆脱生活的困境。可是,乡亲们谁不想挣钱脱贫呀。为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家是一家。于是,遇到逢年过节,他就顺便介绍一些老乡到东莞打工。其中,位于淮阳、西华、太康交界处有一个齐老乡杨楼行政村,这里的群众想出去打工却找不到地方。孙自连的一个朋友找到他,求他把村里的闲散劳力介绍出去打工。
   孙自连就试着在这个村设了一个劳务输出联系点,为群众提供各类打工信息服务,并先后介绍该村1000人次到东莞打工,经他安置的农民工年平均纯收入7800元。从此,孙自连更是名声大振,与淮阳相邻的太康、西华、鹿邑、沈丘、川汇区,甚至商丘、开封的农民也都纷纷找到他,愿意加入他的打工队伍。
   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向传统、本分的父亲却对他泼了“冷水”:“你自己出去打工我不反对,可是你介绍别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万一有个啥闪失你要负法律责任的呀。”孙自连觉得父亲的这个“冷水”泼得是对的,就采纳了父亲的意见。于是,他放弃了东莞一家企业中层领导的岗位,专门做起了劳务输出。1994年,他主动到县劳动部门咨询有关政策,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为便于孙自连开展工作,县劳动部门为他办理了劳务业务员证。2000年,他又被聘为淮阳县劳动局驻东莞劳务办事处主任。
   从此,他开始名正言顺地做介绍农民工的工作。在淮阳,他步履匆匆,走村串户联系农民工;在东莞,他步履匆匆,联系企业安排农民工。淮阳、东莞他“两点一线”地来回跑。
   孙自连告诉记者:“输出、安置是一份比较繁琐、艰辛、责任重大的工作,要细心、谨慎、凭良心、争口碑。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为人做事,是受法律和人权保护的生命,是能用语言和智慧回答你做人做事是否合格的实践者。我必须努力做好每一次的安置服务,同时做好上次安置的跟踪服务,免去他们父母的牵挂。”孙自连常常为签订一家好的企业,苦心孤诣、费尽周折。每逢农民工外出高峰期,他常常几天几夜连续工作,尽早将他们安置进厂,尽早得到人身安全保障。每当新的一批农民工来到,他就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教育,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和求救方法,并且将每个农民工直接送到厂里,给他们每人送一张孙自连的名片。西华县农民工韩伟告诉记者:“孙自连的名片就是我们的‘护身符’,有困难只要一打他的电话,他就随时帮我们解决困难。”一位农民工还称赞孙自连是周口农民工在东莞市就业的“安置办主任”。孙自连则谦虚地说:“我只做了一些应该为老乡做的事儿,这些年来,我总是为老乡、为农民工去努力做事。因为我感觉到这样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
   孙自连从事劳务输出这项工作10多年来,输出、安置农民工10万人次,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市、地区的劳务输出。这些农民工年人均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孙自连视名声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做好事不图回报,用人格的力量把周口农民工凝聚在一起.
   孙自连很欣赏这样一句谚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他把名声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努力为农民工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东莞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偶然了解到孙自连有一个特殊的“日记本”。从1993年1月开始,“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孙自连帮助过的有名字和没名字的人,还有捐给处于困境的农民工的钱数。这些农民工有的是个人在东莞遇到困难,向孙自连求助;有的是家中急需用钱向孙自连张口。孙自连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他借出的钱数从300元到1000元不等,这些年来至少有30多万元。孙自连从来没让这些人还过钱,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会遇到点难处呀。”
   孙自连的合作好友老吴告诉记者,从组织劳务输出开始,孙自连的每年春节是这样过的,初一一大早,他到各个村的联系点询问外出农民工的情况。初二根据农民工人数,他及时与铁路部门联系票务,为农民工预付车票定金;与汽车客运站联系车辆;把即将输送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然后进行逐一细化,将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技术的没技术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等等,进行量化细分,实行合理有序安置。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六,他分批把农民工输送到东莞。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农历正月初六那天,孙自连组织了2800名农民工,庞大的外出打工队伍集合在周口火车站广场,市领导前往周口火车站慰问农民工,对孙自连为农民工热情服务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可以这样说,是孙自连用人格的力量把农民工凝聚在一起的。3月11日,西华县农民韩明杰专门把儿子送到淮阳县汽车站,让儿子与孙自连介绍的农民工一起去东莞,他对记者说:“孙自连搞劳务输出不哄不骗,做事实打实,总是把农民工介绍到一些好的企业去做工。说实话,把孩子交给孙自连俺放心。”
   如今,孙自连成了周口打工者的一个品牌,很多农民工都是冲着孙自连的名字才登上去东莞的列车的。太康县大许寨乡吴敬西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赵永成就是被孙自连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主动加入他的劳务输出网络,组织村里的农民工到东莞“淘金”。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孙自连想到周口农民工在南方这块土地上应该有个依靠的地方,能让这种动态平衡有序流动,1998年8月1日,在他的提议、倡导下,他与几位好友一起,成立了周口客运驻东莞办事处,形成劳务输出一条龙跟踪服务。孙自连特意为这个客运线路取名为168专线,他说:“168,168,就是要让乡亲们打工一路发。”
   孙自连和他的朋友开辟的周口、淮阳至东莞168专线共有16部豪华大巴在运营,每年客流量达10万余人。为更好地服务农民工,168专线还固定几辆面包车把农民工从家中接到汽车站。群众高兴地说:“接到家门口、送到厂门口。俺出去打工的路顺极啦!”168专线在淮阳县及周边地域共有30个接送网点,车乘人员对老人、小孩上下车搀扶,路途上下车再逐一清点人数。一位初次外出的农民工感慨地说:“168开始了我们的人生旅程,实现着我们的人生梦想。”
   “收你一分钱,我就不叫孙自连”。孙自连出于同情心、正义感,坚持为农民工维权,与邪恶斗争到底,乐当农民工的维权“代言人”
   “有困难,找自连,找到自连事能办。拖欠工资他追回,利益损害他维权。”这是一位太康县的农民工写的一首赞扬孙自连的打油诗,这首诗也是对孙自连为农民工维权的真实写照。
   在东莞市厚街镇采访时,记者听到很多孙自连帮农民工维权的动人故事。当农民工在外遇到受骗、伤害、死亡、侵权,哭天无泪时,他总是出于同情心、正义感,坚持为农民工维权,与邪恶斗争到底。
   1998年,淮阳县安岭乡大冯行政村青年冯远征在东莞打工,看到一家鞋厂招工启事去应聘时,不幸被该厂的大门挤死。由于当时冯远征没有被录用,该厂拒绝赔偿一切损失。事情过去半个多月,仍然无人过问。孙自连得知情况后,先把来处理事情的冯远征的父亲安排好吃住,然后找到该厂老板,据理力争。该厂老板让律师威胁孙自连,孙自连毫不退却,义正词严地对那个律师说:“只要你伤害农民工的利益,我就坚决把这事儿管到底。”随后,孙自连与冯远征的父亲一起把该厂老板告上法庭,终于取得胜诉,得到4万元赔付。冯远征的父亲从兜里掏出2000元,作为对孙自连几天来回奔波的酬谢。孙自连十分认真地说:“帮助你是因为我同情家乡人的遭遇。收你一分钱,我就不叫孙自连。”
   “收你一分钱,我就不叫孙自连”。多么朴实的豪言壮语!孙自连就是这样,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是义务的,帮农民工维权是无偿的,有时甚至是要拿自己的钱为农民工办事。
   2008年4月,淮阳县曹河乡农民工高伟在东莞因为老乡受到伤害,去打抱不平的时候,被当地的人将双腿双手打断,头打破。孙自连听到此事,义愤填膺,积极为他寻求法律援助,又通过当地媒体的支持,使得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终,受害人得到了6万元的赔偿,打人凶手受到了严惩,袒护凶手的人员受到了处理。高伟的父亲至今提起来,仍然泪流不止:“俺也是60多岁的人啦,这辈子也经历了不少事,孙自连跟俺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他待俺像亲人一样。像孙自连这样的好人俺是真少见。”
   孙自连执着地为农民工维权,为农民工受到的伤害打抱不平。孙自连介绍说,为了维权,他经常研究法律,从电视上、报纸上了解一些案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律通”。在东莞,记者也听到有农民工称赞他是“农民工维权的‘业余律师’”。
   2003年6月,东莞市虎门某电机厂因货源不足,无故解雇经孙自连安置的200名农民工。孙自连闻讯,立即与当地劳动部门结合,为农民工争取劳动保障。经过艰难的交涉,该厂为这200名农民工补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共计40万元。据统计,这些年来,孙自连为农民工维权30多次,为当事人赢得应有的尊严。
   孙自连帮农民工维权的义举,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去年1月,他被周口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聘为驻东莞维权办事处主任。对此,孙自连有着说不尽的感激之情。他说:“感恩是一种道德。我不会忘记家乡领导对我的关心、关爱,我将用我的感恩之心,报答家乡父老乡亲。”为此,去年12月,孙自连专门注册成立了集招收、培训、派遣、维权于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周口市大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形成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对接和互补,更好地为家乡外出务工人员提供高效、快捷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他专门为每个安置周口农民工的企业派驻一个管理员,对农民工进行跟踪管理,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法制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解决农民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从此以后,孙自连在农民工事业上如鱼得水,在维权的征途上一路高歌。
   多少个夜晚,孙自连在他乡仰望星空时,总在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父老祈祷,企盼着为家乡建设做点事,为父老乡亲办点事.
   在他乡漂泊的日子里,孙自连一直怀揣着梦想,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有个致富门路,实现真正脱贫、走向富裕。所以,孙自连一直鼓励取得成功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办企业,吸收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乡亲在家门口做工挣钱。淮阳县刘振屯乡尚庄行政村农民尚玉宝就是一例。1996年,尚玉宝最初到东莞打工时,是孙自连帮他联系在东莞市厚街镇一家鞋厂打工的。当得知尚玉宝已经掌握了制鞋技术后,孙自连就鼓励他回乡创业。2004年,尚玉宝回到家乡,在县城办了一个小型制鞋厂,吸收了60多名工人。孙自连一边为他筹措资金,一边为他联系订单。
   如今,尚玉宝的制鞋厂办得红红火火,在厂工人免费吃住,月工资平均1500元。尚玉宝告诉记者,下一步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工人计划扩大到300人。
   孙自连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他曾经做过调查,周口人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地域足有70万人,从事行业多种多样,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带着资金、技术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很多人会在家门口实现勤劳致富,这样就会促进周口的经济发展。因此,只要有机会,他就动员和鼓励取得成功的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
   淮阳县新站镇有一个白云鸡场,是一位曾在东莞打工的女青年办的,场长叫李艳云。在东莞打工期间,孙自连很多感人的故事令她深受感动,便时不时地向他请教,遇到困难总想对孙自连说。她曾经在一家电子厂工作,因为厂里拖欠工资,孙自连帮助她维权,让她取得应有的报酬,然后孙自连又帮她调剂新的工厂。她激动地说:“孙自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给农民工以支持、鼓励,让俺感到亲切。所以,大家不习惯喊他经理,而是乐意叫他大哥。”因为得到孙自连的指点,她回到家乡办起了鸡场。说起鸡场的名字,李艳云喜笑颜开:“俺知道广州有一个白云机场,俺的名字又有个云字,干脆就取个白云鸡场吧。当我向自连哥一说,他连声叫好。”眼下,李艳云的白云鸡场存栏3万只鸡,年收入40多万元。
   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返乡创业人员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孙自连给予他们的跟踪服务,比如帮助筛选项目、帮助联系订单、帮助寻找销路、帮助解决资金问题等等。
   在海南做物流生意的淮阳人谭老板,提起孙自连,更是感激涕零。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孙自连在东莞相识。孙自连的热情、义气感染了他,在孙自连的鼓励下,他放弃当保安的工作,回乡跑起了客运。谁知,两起车祸把他打入了人生的谷底。就在他灰心、沮丧、绝望时,孙自连慷慨解囊,帮助他选择做物流生意。如今,谭老板的物流越做越大,在整个海南有了一定的名气。他告诉记者:“没有孙自连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说实话,我对孙自连有一种感恩之心。”
   多少个夜晚,孙自连在他乡仰望星空时,总在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父老祈祷,企盼着为家乡做点事,为父老乡亲办点事。谈到对家乡的亲情,孙自连感慨颇深。有时,即使是看到一辆带“豫P”牌照的汽车,他总是多看上几眼。每当新的一批周口农民工到东莞的时候,他总会亲自迎接,帮他们拎包裹,为他们擦汗。他说:“真是看见乡亲格外亲啊!”
   孙自连动情地告诉记者:“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是属于外面的,真正牵挂的还是家乡啊!”结束采访时,孙自连对记者表示:“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
   记者相信,作为周口农民工的领军人物,孙自连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